文/凯风 作者系经济学者

预售制、公摊面积,一直都是我国楼市难以回避的两大焦点问题。

日前,合肥市召开全市房地产工作专题会议,提出“大胆稳妥推进商品房‘现房销售’试点”“为避免公摊面积比例过大,要积极探索商品房销售按套内面积计价”等,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

取消公摊面积和预售制,到底有多难?丨九派时评插图

无论是预售制还是公摊面积,都源于我国香港地区。20世纪五六十年代,香港经济日益繁荣,房地产业蒸蒸日上。当时香港楼宇一般都是整栋或整层出售,不是一般人所能借下的,有开发商率先发明了分层分间出售,既然分间出售,公共空间部分必然存在“公摊”,公摊面积由此而来。

在同一时期,香港还发明了以预售制为特色的“卖楼花”模式,打破了住房先建后售的传统,让开发商得以在建设之初就获得一批巨额资金,且加速周转,由此支撑起房地产市场的繁荣,无数开发商纷纷效仿,其与公摊面积一直主导着香港楼市,并在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内地,为公众所熟知。

不过,时转势移,早在2013年,香港率先取消公摊面积,要求以实用面积计价,公摊面积在香港地区彻底成为过去。而“卖楼花”虽然仍旧存在,但早已被打上层层补丁,在严格的制度设计和各方监督之下,香港很少出现烂尾楼现象。

那么,内地有没有可能取消公摊面积和预售制?

先看公摊面积。任何楼盘,只要存在公共空间,都必然存在公摊。公摊部分的存在是客观事实,但公摊面积如何操作,是否计入房价,是否公开透明,则存在很大差异。到底哪些应该公摊、哪些不该公摊,为何有的公摊只有10%,有的公摊却超过30%乃至40%,标准上的模糊无疑留下了浑水摸鱼的空间。此外,公摊面积纳入计价,还导致物业费、取暖费存在明显多征的情形。

取消公摊面积,并不会改变公摊部分存在的事实,但会让住房销售和房价都变得更为透明。一套房子实际面积是多少就是多少,开发商少了很多暗箱操作的空间。

同理,取消公摊面积,虽然会让名义上的平均房价显得更高,但不会改变总体房价。而名义房价的上涨,更会让人对楼市所处的阶段有所警醒,从而对“房住不炒”的大方向有了更多认知。当然,公摊比例大相径庭,同一地段,原来公摊占比太高的房子自然会受到一定冲击。

再看预售制。预售模式之所以得到推崇,原因是开发商在竣工之前就能获得资金回笼,有助于加快资金周转速度,这正是房地产“高周转”模式的最大支撑之一。这一模式,在住房商品化改革之初,在缓解住房供给不足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,但在如今“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”的转折性时刻,尤其是部分低能级城市住房供过于求,库存压力居高不下的情况下,预售制的负面效应开始凸显。

且不说所见并非所得,很多人只看了样板房就仓促下定,最终导致偷工减料、“货不对板”的现象时而发生,至于买到“墓景房”“空气房”“塑胶湖”之类的现象同样不少,各种问题楼盘层出不穷。“烂尾楼”的出现,同样不是新鲜事。

然而,预售制,关乎的不只是房企的高周转模式,还关乎地方的土地财政。高周转的好处,在于提高了土地出让效率,让地方政府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更多卖地收入。如果高周转不复,一宗土地两年才能变现,开发商必然减缓拿地速度。

更关键的是,预售制盛行的基础,在于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。一旦楼市横盘乃至房价走跌,且不说某些开发商会否借此拖延交楼乃至“烂尾”了之,至少容易牵扯出无穷无尽的降价维权等问题,这在历次楼市横盘周期中都已有体现。

就此而言,取消预售制,堪称釜底抽薪之举,杜绝了烂尾楼的诞生,又让问题楼盘失去存在空间。不过,一刀切取消预售,对市场的冲击过于巨大,加上各方面利益的存在,或许在短期内并不现实。

其实,无论是我国香港地区还是发达国家,都没有完全取消预售,而是借助相对严格的监管制度,杜绝其负面效应的滋生。因此,退而求其次,如果预售制无法真正取消,那么改革预售监管制度无疑是有必要的,而预售资金监管只是第一步,如果保障购房者的权益,如何避免烂尾楼的出现,才是最重要的。

所以,取消公摊面积宜早不宜迟,而改革预售制度同样要尽快纳入日程。房地产正在迎来新的转折点,高周转、高杠杆、高负债模式都已不合时宜,以新的模式和机制革除积弊,重塑全民对于楼市的信心,无疑是有必要的。

九派评论投稿邮箱:pinglun@jp.jiupainews.com

【来源:九派新闻】
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jpbl@jp.jiupainews.com